我是2011年从团队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陈源,参加工作有一年多点的时间,特将从事可靠性学习与工作一年有余之想法略表如下,是为心得,与团队师兄妹共同分享。
我是2008年进入团队学习的,最开始也和众多刚进团队的师弟师妹一样,对学习的方向感到迷茫,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才发现昔日所见如细雨润物般潜移默化,使我有茅塞顿开之感。
1. 关于标准
记得本科毕业作毕业设计时,刘宇师兄就让我查阅美军标的相关资料,当时看着满屏的专业词汇甚是头痛,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也只能勉强读个一知半解,心中反而嘀咕外文标准为何要写的如此晦涩难懂,不过好在坚持看完了相应的章节。刚进单位时听到别组的安排新进人员查阅美军标准,见一新进职员因为迷茫而问这问那时,俺只是轻轻一笑:俺已经谙熟于心了。
时间到了研一,远离大本营的我们几个除了学习基础课程,黄老师还安排我们进行标准件可靠性分析计算软件的开发,于是我们几乎每周都回本部接受杨顺奇师兄的指点,杨师兄仔仔细细的给我们分配任务,并且帮我们寻找相应的标准。前日无意在电脑上发现这一套标准,回首读研往事,甚是感慨,然而竟有更令我意想不到之事。第二天参加中心标准体系讨论时,专家组成员竟拿出这套标准作为典范,参会人员也都无不称道。不经感慨当时无心接触的一套标准今日还能见到。
到研二的时候我加入了3F课题组,同样是软件功能和知识背景需要,我熟读了GJB1391。刚进单位时,领导安排我熟悉可靠性试验标准,可靠性标准我自然读过,但并不是所有的,读就读吧。我先是阅读与1391较为接近的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等标准,接着又学习了鉴定验收试验等标准。试验标准的核心是统计思想,由于读研时理论知识的积累,于是比较顺利的理解了各个试验标准的相应内容,在之后与合作单位讨论相应课题时也都受用匪浅。
读研的学习是潜移默化,有团队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悉心指点,有课题的带动,团队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振翅高飞的一切必要条件。
2. 关于课题
每一个课题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可靠性范围广、分支多,每一个课题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拓宽专业知识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在做课题的时候可以先集中精力做好课题相关的工作,完成之后也要注意总结和归纳。做课题的时候可能过于关注一方面的东西,之后不注意理论上的学习就非常可惜,因为这个时候即便下较少功夫,也能在总体认识上获得不少提升。另外一个切身的感受就是接触的东西越多,发现自己欠缺就越多,渴望了解的东西也越多。之前读研阶段主攻3F方向,对相关知识都有一定了解。刚进单位就熟读标准,算是又了解了一个方面的东西。之后做一个可靠性数据资源建设方向的课题,于是把整个国际国内可靠性数据资源建设的情况都梳理了一遍。但是越往下面深究,就发现需要了解的东西越多,这也说明了可靠性的广博吧。
对于刚进团队的学弟学妹来说,说起来我还有其他的学长是师兄师姐,其实我们都是在往一个方向努力,而且我们都来自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只不过你们在学校里,我们在单位上,说到这里真是非常想念在团队学习的日子-_-!。祝福团队的老师和师兄师姐都健健康康,工作顺利,祝愿学弟学妹学有所成,谢谢黄老师!
2008级硕士研究生陈源
2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