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晚七点三十分,第二百九十三期工程可靠性论坛与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主楼C1-411如期举行。
工程可靠性论坛是由电子科技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洪钟教授创立,现已成为我所师生定期展示科研成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承载着增进团队学术交流、提高团队研究水平和扩大团队影响力的重要使命。为提高团队的文化素养、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增强团队凝聚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论讨由硕士研究生吴婷婷主持,由博士研究生曾颖、黄土地和张钦分别做学术报告。
在报告开始前,首先由主持人吴婷婷同学向大家分享了机器学习以及在可靠性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机器学习在可靠性领域的应用以及机器学习的几种常用算法等。
.jpg)
接着,博士研究生曾颖对新加坡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向大家分享了留学期间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见闻以及部分成果,作出了题为《Reliability modeling for power converter in satellite considering periodic phased mission》的报告。报告中对基于指数分布和威布尔分布的阶段性可靠性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推导,利用马尔科夫过程建立了功率整流器的可靠性模型和冗余设计优化模型。在最后汇报人曾颖分享了他对于论文写作的理解以及着手写论文、报告时的思考方向,提出了包括introduction, model setting, analysis, simulation, case study和conclusion六个部分在内的“八股文写作方式”,要有勇于质疑的学术精神。
.jpg)
随后,博士研究生黄土地作了题为《融合系统层证据信息的动态可靠性评估方法》报告。报告先介绍了复杂系统难以实时计算更新部件以及系统可靠度的研究问题,在此背景下利用证据网络的多层次系统动态可靠度更新方法,实现了对复杂系统不精确观测信息的融合,并以风力发电机为例进行了该方法的计算验证。
.jpg)
最后,博士研究生张钦作了题为《有限维修能力下战机机群启发式维修调度方法研究》报告。报告先对战场上环境复杂以及维修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快速修复战机、恢复战机战斗力的必要性作了简单介绍,随后介绍了有限维修能力下的战机机群维修调度模型,并采用迭代贪心启发式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求解,提出了能够有效解决大规模样本的问题分解策略。最后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以及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jpg)
在每位汇报人做完汇报后,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黄洪钟教授针对每位汇报人的汇报内容提出了宝贵意见、精准批评和专业指导,同学们踊跃提问,师生之间相互探讨,对报告内容给予了肯定。
至此,第二百九十三期工程可靠性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